晨拾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3Q中文网3qdu.cc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看着光幕中的变压器,配电箱,李世民整个人都懵了
”这都是些什么玩意儿?“
“没了这些东西,百姓们就用不上电吗?”
李世民寻思道:“这理论倒是简单,无非像像把黄河水先引到高处,再一级级放下来转动水碓!”
“但这般精密的'电压闸',其构如何,却是不得而知,恐怕还需要极精密的铜线缠绕工艺....."
“这对我大唐来说,怕是一件比发电还难的事情。”
听到这话,长孙皇后安慰道。
“二郎,后世距我大唐千年之久,千年的智慧积累,岂是一朝一夕能追赶的?”
李世民闻言,神色渐渐缓和:"观音婢说得是,朕是太心急了,不过......”
李世民正色道:“既然朕知道了这发电的原理,自然也不能放弃不管,即便我大唐做不出来,但也能为后世赢得不少时间,能让后世科技领先于他国,日后便也不会像光幕所播放的那样,受到那些外族的践踏!”
李世民说到此处,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,他猛地一挥袖袍:"传旨!即日起设立'格物院',专研电力之道。凡有所得,皆著书立说,藏之名山,传之后世!"
房玄龄立即进言:"陛下圣明。臣建议在终南山修建'格物藏书阁',以青石为墙,铜汁灌缝,确保这些典籍能流传千年。"
程咬金拍着胸脯道:"老臣愿率玄甲军驻守终南山,保这些典籍万无一失!"
魏征郑重拜道:"陛下此心,上合天道,下顺民心。臣请命编纂《电力溯源》,将今日所见所闻尽数记录。"
长孙皇后柔声道:"臣妾愿捐出私库金银,资助格物研究。"
李世民环视群臣,豪情满怀:"好!今日朕与诸卿立此'格物之誓',纵使我辈不能亲见电灯满城之日,也要为后世子孙铺就这条通天之路!"
......
与此同时,光幕又换了内容
【交通工具的变迁。】
看到这个标题,各朝众人都很感兴趣。
古人的出行方式受限于科技水平和地理环境,主要依赖人力、畜力、风力和水力。
大多数的百姓自然还是走路。
好一点的家庭可能会有骡马牛车这类运送货物的工具,而达官贵人们则乘坐轿辇、马车。
在水路发达的地区,舟船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。
明朝,朱元璋好奇道。
“除了牲畜,轿子,轮车,还会有什么交通工具?”
朱标道:“父皇,后世的飞机应该也算吧?”
“嗯?”
朱元璋皱眉:“那不是武器吗?也能算交通工具?诶,对了标儿。”
朱元璋突然问道:“我记得咱大明是不是有人曾经研究过飞天。”
“没错。”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小说推荐:《从流民开始修仙》《开局成为柔弱虫母》《成为神明的我只锤奇观》《志怪书》《欢迎进入梦魇直播间》《我靠弹幕成为柯学传奇》《我的师妹不可能是傻白甜》【爱阅小说网】《修仙:我在现代留过学》【平凡文学】